第288章 士子议论和投稿(1 / 2)

造士设立、公士改动,这些都是朱由检私下的决定,没有和外廷官员商议。</p>

在相关措施没有完善前,他不打算告诉外廷官员。准备在试行完善后,再一鼓作气推出去。</p>

所以他嘱咐王承恩等人注意保密,另外还交待锦衣卫和文思院编写技术保密章程、对匠官进行培训,避免大明辛辛苦苦研发的技术,被随意泄露出去。</p>

大明的官员和士子,对这些其实不关心。他们现在热议的,是刘宗周的重制礼乐。</p>

尤其是参加会试的举子,根本没有人能想到,只是考了几天试,就发现外面的世界全变了。</p>

重制礼乐、重修礼经,每一件事都冲击着大明士子的神经,让他们知道大明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这些决定通过后,大明的未来,会和现在有很大不同。</p>

甚至现在就发生了变化,那就是皇帝和刘宗周对礼运篇的解释,已经纳入科举。</p>

若非会试已经考完了,说不定他们就要临时抱佛脚,学习礼运篇的新解释。</p>

甚至有选择考《礼记》的举子、答题试卷涉及到礼运篇的,现在就惶惶不安,到处询问这次的评卷标准,是不是按新解释。</p>

直到有礼部官员明确回应,告诉他们考官早已进场,根本不会知道礼运篇的新解释,这次评卷按原有解释来。这些人才终于放下心,知道对自己没影响,该担心的是下一科考试的人。</p>

这个闹剧,让一些人对刘宗周心中腹诽,认为他是闲着没事,才想重制礼乐。</p>

但是更多的士子,却欢呼雀跃,认为有刘宗周主持重制礼乐,一定能改变大明的风气,避免礼崩乐坏。</p>

立国二百六十年,大明现在的状况,和国初已经完全不同,许多沿用自国初的旧制,早已不合实际。</p>

大明的社会矛盾,也是空前加剧。尤其是辽东乱起、天灾频发之后,整个大明的局面,可谓迅速崩坏。</p>

很多人都觉得,世界不该是这个样子的。他们集会结社、讲论治化,想要用圣贤的学问,澄清当世风气。东林党就是其中的代表,很多东林书院的先生和学生,都是属于此类。</p>

如今,刘宗周被拜为帝师、奉命重制礼乐。让他们欢呼雀跃,认为一直以来的推动,终于见到了成效。</p>

也因为此,刘宗周得到了很多人支持。就连朝堂上的官员,也几乎没有提出异议――</p>

他们也认为大明的礼乐制度该改变,谁都不敢厚着脸皮说,当今天下的礼乐很完美,不需要任何改动。</p>

所以,皇帝在经筵上提出的重制礼乐的事情,几乎没有在朝堂上引发争议。很多人都默认了这件事,甚至还积极提建议。</p>

钱谦益写出的《恒产论》,也同样被人重视,得到广泛讨论。</p>

对于这篇文章,有的人大加称赞,认为钱谦益的理论符合《孟子》宗旨。</p>

有的人咬牙切齿,对钱谦益提出的限制超级有产者,忿恨痛斥不已――</p>

因为他们的家族就有很多产业,是钱谦益所说的超级有产者,按照恒产理论,应该额外征税。</p>

这让他们如何能够接受,甚至对钱谦益都骂起来。</p>

“邪说!”</p>

“这是歪理邪说!”</p>

“祖先辛勤劳作、积累了几辈子留下的财富,怎么就妨碍到他人拥有恒产了?”</p>

“虞山先生的《恒产论》是邪说,我要找他理论!”</p>

一位举人咬牙切齿,向其他士子大声道。</p>

想要获得众人响应,一起去找钱谦益理论。</p>

但是响应他的人并不多,因为大部分举子,是钱谦益所说的恒产者。</p>

他们对《恒产论》就算不大力支持,也不会闲着没事反对。</p>

尤其是那些贫寒的士子,对钱谦益的《恒产论》可谓很支持,他们认为就是有些人占有的产业太多,才让其他人没恒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