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银大洋(2 / 2)

首先分的,是坟墓里的“宝贝”。</p>

根据重量,王安把棺椁里的金子和银子,全部分成了16份,而王安和王大柱父子,每人占2份。</p>

当然,这也是众人一致商量的结果。</p>

分玉器的时候,王安有点犯难了,毕竟玉器这个东西,它实际上是根据材质和工艺来定价的。</p>

好在没有文凭的人,思维方式都是非常简单省事儿的,所以大家一致认为,玉器,也上称称重量。</p>

主打一个“不差称”!</p>

说实话,这种分配方式被提出来的时候,都让王安懵逼了。</p>

只听说玉器的原材料玉石是上称称重的,还真就没听说已经雕刻成型的东西,还上称的。</p>

不过王安仔细想了想,突然感觉这方法,还是特么相当有道理的。</p>

不管是啥玉器,本质上都是玉石,重量不差,那就大差不差。</p>

这特么,一点儿毛病没有啊!</p>

于是乎,继续扒拉秤砣。</p>

分瓷器的时候,众人只是象征性的拿了一个盘子或者两个碗啥的。</p>

因为大家在往外挖这些东西的时候,就知道王安对这些瓷器很重视,要不是王安让大家小心注意点,可能这些瓷器,真的会十不存一。</p>

至于大钱,众人直接忽略了。</p>

因为就在王安要分的时候,只听冯成民对王安说道:</p>

“这玩意儿啥用?我家下屋里还有半筐呢,你要的话,哪天有工夫你去我家,都拿走”</p>

刘德元也说道:“嗯呢呗,我家也有半袋子呢,要的话哪天我给你送来。”</p>

其实这年代,基本家家都有大钱,并且很多人家的大钱,都正经不老少。</p>

不过这玩意儿的确没啥用,有时候小孩们儿当飞镖扔着玩,丢了的话,找都不带找的。</p>

有时候在屯子里溜达,捡到这玩意儿那都是正常情况。</p>

要说王安也知道,这玩意儿直到王安被抓,都是不值钱,也是毛用没有的。</p>

所以王安也没在这些大钱上继续纠结,而是把九哥留下的坛子搬到了炕上。</p>

打开后将里面的东西全部倒在炕上,众人看到炕上的一堆东西时,呼吸全部变得急促了起来。</p>

特别是王大树等长辈们,看到炕上的东西时,都是两眼冒光的。</p>

坛子里倒出来的东西,只有两样,那就是金条和银元。</p>

金条不说,银元就是银大洋,俗称,银蛋洋。</p>

这些银元,绝大多数都是袁大头,还有少量孙大总统头像的银元和光绪元宝。</p>

并且也看的出来,让王大树等人两眼冒光的东西,并不是金条,而是银蛋洋。</p>

经历过新华夏之前那个时代的人,似乎对银元有着一种特殊的执念和感情,什么金条玉石珠宝,只要在银元面前,那都是弟弟。</p>

因为在新华夏成立之前,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只有银元才是最最坚挺的货币。</p>

什么这个钞票那个钞票的,都是纸,还是特么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p>

但不得不说的是,王大树等人虽然全部两眼冒光,但却没有一个人主动上前,拿起一个把玩观看。</p>

王安二话不说,直接开分。</p>

实在抱歉,有点事儿耽误了,感谢亲人大佬的支持与喜欢,感谢!抱拳了!</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