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你,去灭了汉人(1 / 2)

“将军,此乃鄯善王。”</p>

顺着索湛的介绍,张飞望着眼前这个一脸笑容、姿态谦卑的国王,很难相信这么一个人统领着在西域足以称得上大国的鄯善。</p>

怪不得被鲜卑人欺压得不敢反抗。</p>

与审视着鄯善王比的张飞不同,作为主将的徐晃主动与鄯善王比交谈起来。</p>

比说道:“得知王师要来,我已经派人去请胡长史前来相会,如今已经在路上了。”</p>

说话间,他留意到徐晃带来的军队,军容严肃整齐,令行禁止。即便是在行军过程中,外围的军士皆着甲,只有内里的士卒才没着甲,看着他们身旁的大车,应也是带了甲的。</p>

虽然并不都是铁甲,但已经足以说明王师的精锐了。</p>

鄯善王比庆幸着他的选择。</p>

得知胡轸还活着,徐晃大喜,有胡轸配合,此战他更有把握了。</p>

鄯善王继续说道:“昔日鲜卑与车师国势盛,我不得不与鲜卑人虚与委蛇,如今王师既已来到,我愿杀在鄯善国内的鲜卑人使者,作为面见将军的礼物!”</p>

徐晃听了,心头一动,但表面上关切地询问鄯善王道:“可需我派兵相助?”</p>

鄯善王比一听,当即露出了委屈的表情,说道:“此事就不必劳烦将军了。以前没有王师作为凭仗,只能屈从于鲜卑人,如今王师来了,我已经有了斩除他们的底气!”</p>

徐晃闻言,说道:“如此,我就在海头城等待国主传来的捷报!”</p>

鄯善王最终在奉上了千石谷粮和近百头羊之后,才暂时离开。</p>

等到鄯善王离开之后,徐晃与张飞连同索湛说道:“鄯善王在今日之前心中应是还有疑虑的,只不过今日观看了我军军势,应是坚定了决心。”</p>

张飞也说道:“他若是真有诚意,早在见我们时便该带着鲜卑人的头颅来了……不过之后若能送来,倒也不迟。”</p>

索湛听了张飞的话,心头倒是惊讶,他一直以来都觉得张飞是个猛将,没想到他心中还有这么细腻的一面。</p>

……</p>

海头城是胡轸担任西域长史后驻守的地方,距离原本的楼兰城不远。其实相较于海头城,楼兰城的历史更久,城墙更高,但因河水改道,楼兰城取水变的困难,养活不了太多人,更别说大规模屯田了。</p>

即便已经经过了鄯善人的善后,但走进海头城仍能看出战斗过的痕迹――城墙上刀砍斧凿留下的印记,城外被毁坏的田亩、一座座立起来不过数月的坟茔,无一不在昭示着这座城池此前曾经经历过什么。</p>

看着坟茔立下的时间,眼见着阵亡者及时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徐晃心中对鄯善王比的印象稍稍变好。</p>

说来也是,没有汉家大军作为倚仗,他不敢对抗鲜卑人也在情理之中。</p>

在大军抵达距离楼兰城不远的海头城没两日,徐晃一行终于见到了早已经失踪的西域长史胡轸。</p>

和胡轸一同到的,还有鄯善王承诺的鲜卑人的头颅。</p>

双方见面,自是别有一番情绪。</p>

而胡轸根本来不及安歇,便跟徐晃和张飞说起了西域的局势。</p>

“车师国分为前后两部,后部势强,遂常借鲜卑之力裹挟前部。是以若要对付鲜卑和车师国,重点便是针对车师后部!”</p>

“焉耆、龟兹,皆有兵两万余,此前长史府在西域缺乏兵力,是以他们皆暗中与鲜卑勾连,如今大军既至,当令他们警醒……不过,这还不足,当施以恩义,使其出兵共伐车师国及鲜卑!”</p>

“我愿亲往,说服他们!请将军于此征调鄯善国及周边小国兵马,以为战力!”</p>

眼见着胡轸不顾路途辛劳,又要出发,徐晃也不客套,对着胡轸说道:“古人害怕遇不到明君,今我等有幸遇之,自当建功立业,为君效命。”</p>

但胡轸在走之前,却是问道:“只是有一事还需将军给个准话――西域以后,是否还会驻兵?还是打完便撤兵?”</p>

对此,徐晃也不知道明确的答案,毕竟这仗还没打呢!</p>

不过他回答道:“如今关东生乱,但陛下仍令我与益德领兵西来,未曾拖延,其中之意,君应该明白!”</p>

胡轸成为西域长史,在海头城等了好几年,没等到朝廷派来的驻兵,却等到了来袭的鲜卑兵和车师兵,如今听了徐晃的话,心头五味杂陈。</p>

他也知道如今朝廷能派来这七千兵马并不容易,只是又想到那些没有逃走的下属们,鼻子不禁一酸。</p>

临走之时,胡轸又补充道:“昔日戊己校尉部所驻守的位于车师前部的柳中城虽已经废弃多年,但仍然可为据点……”</p>

当即,胡轸都没在海头城过夜便出发前往焉耆去了。</p>

一如当初班超初至西域之时,胡轸选择了三十六这个吉利的数字作为他随从的数量。</p>

他要去说服焉耆和龟兹这两个位于西域中部的大国。</p>

哪怕不让他们出兵,也至少让他们在大汉与鲜卑和车师国的战争中保持中立。</p>

……</p>

大汉的出兵不是秘密。</p>

西域之人鱼龙混杂,实际上,在大军出现在敦煌郡后,鲜卑人安排在敦煌的细作便已经将此消息传到鲜卑人处了。</p>

如今西域北方有一个鲜卑大部族,其大人名曰莫侯。</p>

其实,与其说莫侯是鲜卑人,在数十年前,他的父辈还被叫做匈奴人。</p>

这也算是草原民族的一个特点了。</p>

游牧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以家庭为生存方式,并且由多个家庭组成部族用以防范草原上的天灾人祸。而草原上的生产力决定了单个部族必然不可能如农耕民族一般聚集太多人。是以,在很多时候,他们的名字会随着那个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部族而改变……在接受了鲜卑人较为原始的制度和习俗之后,原本的匈奴人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鲜卑人。</p>

“大人,是否要趁着汉人立足未稳,主动进攻?”</p>

要说知道汉人进军西域的消息后,最担心的不是鲜卑人,而是车师后王阿弥遮。</p>

当初汉人的势力还在西域的时候,他的父亲阿罗多密谋反叛,却不是汉人的对手,被戊己校尉击败,只能带着当时还年幼的他前去投靠北匈奴。</p>try{ggauto();} catch(ex){}

后来阿罗多在北匈奴过不下去,才向汉人请降,最终,汉人为了车师国的安定,废了由汉人亲手立下的车师后王、他的从兄卑君,继续由他的父亲阿罗多担任车师后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