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改稻为桑(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1786 字 4天前

“改稻为桑?”张治眉头一扬:“让老百姓不种粮食去养蚕,那老百姓吃什么。”</p>

“养蚕缫丝可以卖钱的嘛,拿钱买粮食不就行了。”</p>

严嵩言道:“一亩地种粮食才能卖多少银子,而养蚕缫丝,收益最少也是种粮食的一倍。”</p>try{ggauto();} catch(ex){}

张治并不满意,但也没有正面驳斥,而是说道。</p>

“这件事要征求陆阁老的意见。”</p>

到底他是首辅我是首辅?</p>

严嵩有点窝火,于是言道:“咱们四个人可以先统一下,然后再行文南京让陆阁老酌情补充,现在咱们不能拿出主意就先去问陆阁老,这南北两京一来一回就是小一个月的功夫了。”</p>

“时间紧迫,确实不能都浪费在路程上,织造局那里今年的货勉强还能备齐,明年怎么办?要未雨绸缪尽快决定。”</p>

张治便言道:“反正老夫是觉得改稻为桑这件事不能着急,这些年来陆阁老做事一向是先调研、后定策,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以保证民生不出现问题,这件事还是应该先问陆阁老。”</p>

严嵩只好去看徐阶:“徐阁老的意见呢?”</p>

“慎重、慎重。”</p>

两票对两票,严嵩也没办法,只好一叹。</p>

“既然如此,那就将这个意思禀报皇上,让皇上拿主意吧。”</p>

皮球又一次被踢回给嘉靖,嘉靖心情便很是不爽。</p>

要内阁有个屁用!</p>

“司礼监把内阁的意思整理成疏,送去南京,问问陆远的态度。”</p>

“是,奴婢这就去办。”</p>

黄锦不敢耽误,立刻派人以四百里加急赶往南京,将是否推动改稻为桑的奏疏送到了陆远手中。</p>

而陆远拿到奏疏后,也是丝毫不觉得意外。</p>

改稻为桑是必然的事。</p>

前文就提到过,一旦多了出口这一项,对于原材料的消耗将会是倍增,那么原材料不够怎么办,只能扩产。</p>

电视剧中也有改稻为桑这件事,不过办的不好,导致浙江的百姓家破人亡。</p>

但现实情况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江南织造局赚的银子要反哺给国家,而不再只是进入嘉靖一人的腰包,这是最关键的变化。</p>

而且还有了海关和银行,海关能征关税,这笔银子是很可观的,可以用来反哺百姓。</p>

银行一直有收储粮和平抑粮价的作用,也不用担心老百姓改稻为桑后,出现没钱买粮或者地方粮行哄抬粮价的情况。</p>

即便如此,陆远也没有着急就确定,而是先将浙江、江西两省藩司主官召来南京,当面沟通。</p>

“如果推动改稻为桑,咱们就得先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要做好充分的调研,需得完整的数据支持,两位蕃台要上上心。”</p>

陆远列出了一个非常完善的调研表格。</p>

“用多少亩地来进行改稻为桑,范围内有多少户百姓,这些田地种粮食的话一年能出多少粮,养蚕缫丝能出多少蚕丝,蚕丝值多少钱,能买回多少粮食,从哪里买,是朝廷调运还是地方粮行自售,运输能不能跟上,另外在改稻为桑的第一年,老百姓的家中有没有余粮,能不能撑到缫丝卖钱那一天,如果说撑不到,地方的县仓有没有足够的储备粮来先贷给百姓保证民生。”</p>

调研表发到两位布政使的手中,陆远言道。</p>

“麻烦二位回去后立刻将这份调研表发到各府县,这次调研属于交办事件,要列入考成事项中,所以,每个府县都必须给出调研结果,上报南京本辅会一一阅看。”</p>

“太傅,这么做的话,最快也要两三个月,等到出了调研结果,再报北京,如此来回一趟,恐怕会耽误不少时间,会不会影响今明两年织造局的丝绸订单?”</p>

“就算织造局能赚一千万两,都没有老百姓的活命粮重要。”</p>

陆远毫不犹豫的说道:“这件事如此、任何事都如此,任何政策没有调研、没有数据支持就不可以贸然颁行,因为我们的一句话,很可能就是几千甚至几万人的命,这一点要时刻警醒于心。”</p>

“是,请太傅放心,我们回去之后一定亲自抓这件事,用最快的时间出一份完整详实的调研结果。”</p>

“辛苦二位了。”</p>

陆远笑道:“等这件事办好,将来改稻为桑也为朝廷赚到钱,本辅一定在考成奖励的基础上,给浙江、江西二省多发一倍的绩效奖,这钱也算是犒劳各位的辛劳。”</p>

娄志德、吴鹏两人都笑了出来。</p>

两人虽然都是清官,但既然能够名正言顺的多拿些奖金,谁又会不要呢。</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