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我真没想当大文豪(2 / 2)

.....</p>

走出章府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挂在了天空,刚刚到章府的时候天还蒙蒙亮,以为要下雨,包国维还在想要不要带把伞。</p>

没想到出来的时候,天已是一片大晴。</p>

“国维啊,我就不留你吃饭了,念月那丫头要是知道我收你为徒,不免又跟我闹上一番。”</p>

章太炎站在门口,背着手颇有些无奈地说道。</p>

包国维面色古怪,想起章念月和老爷子对于学文学理的争论,而自己还是她的理科辅导老师,想来若是章念月知道了这事情,脑袋里面会只有一个想法。</p>

该死的老头子怎么把我家给偷了!</p>

摸了摸鼻子,包国维随即决定暂时不告诉章念月这个事情。</p>

回家的路上包国维豁然开朗,从前他给自己的担子太重了,总是想着取巧,一步登天。</p>

例如想着今年就冲进扶桑东京,端了那天皇的鸟位。</p>

但终究是妄想,路得一步一步的走,饭得一口一口的吃。</p>

尽力即可。</p>

如今经过章太炎的一番循循教导,包国维想明白了。</p>

无论是学文学理,考上大学走出这杭城都是第一步。</p>

以他如今的出身,在民国这個社会想要做什么都是举步维艰,所以这个大学生乃至于留学生的身份,必须有。</p>

他先努力学文,但这科技发展之路也不会放弃。</p>

就如同修仙小说,你这精神力修炼到了极致,体术难道可以荒废吗?</p>

主修文,辅修理。</p>

总之就是,我全都要!</p>

包国维加快了脚步,觉得浑身轻松,身上也充满了干劲。</p>

......</p>

沪市。</p>

《时报》,名字取自《礼记》“君子而时中”,意为因时而变。</p>

报纸创刊于1904年,实际创办人为康门弟子狄楚青,名为时报,实际上为保皇派在国内的第一份报纸。</p>

但在袁大头复辟失败后,保皇派已难成气候,而随着一名又一名得力干将被挖走,各个渠道的联络也被夺走,更加难以跟《申报》抗衡,创办人狄楚青最终将报社脱手。</p>

随后沪市巨富黄伯惠花了三万块钱巨款买下了这个报社,他决心为时报带来真正的因时而变。</p>

“景昌啊,这期的稿件如何了?”</p>

报社办公室内,时年37岁的黄伯惠一大早就来到编辑部,为了能让时报步入正轨,他连日来都是亲力亲为。</p>

新来不过两个月的编辑张景昌摘下自己的眼镜,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道。</p>

“还是没有名家愿意投我们,这期实在是没有什么看点。”</p>

“嗨。”黄伯惠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其中的艰辛。“这时报的前身带有政治气息,保皇派的名声还是太臭了啊~”</p>

虽然如今报社已经易主,但从前留下的影响还是磨灭不去,不论是花多少钱,如今的民国名家们都有着自己的一份操守,不愿意为他供稿。</p>

“如今之际,实在是需要一篇爆款文章为报社改善一下名声啊!”</p>

黄伯惠深知一家报社名声的重要性,甚至于说曝光度渠道这些的,他都可以不担心,因为这都是可以通过钱解决的问题。</p>

但一篇优秀的文章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p>

“如之奈何,黄先生可能需要找找你的朋友了。”张景昌知道身为沪市巨富的黄伯惠朋友众多,应该能搭上个大师吧?</p>

“已经找了,搭得杜先生的线,联系上了章太炎先生,只是太炎先生的脾气古怪,能不能约上稿子还是未知数啊!”</p>

黄伯惠皱起了眉头,实在是不愿意放弃一点点希望。</p>

张景昌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是太炎先生文章的话,或许能有一线转机。”</p>

“希望吧!”</p>

“我再去找找杜先生,看看能不能让太炎先生务必要赏脸,稿费我愿意开到最高,不是问题!”</p>

黄伯惠坚定了想法,拿起自己的西装外套,朝着外面走去。</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