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2 / 2)

王导“啪”地摔了本子,深吸一口气说:“你给我过来!”

池稚宁挪过去。

王导干巴巴地说:“眼神戏不到位,可以加个手上动作,像这样,知道吗。”

众人:“……!”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王导会说人话了!

这小年轻没做错什么,演技是差,工作态度也是真好。再说制片人硬吸了人家的血,把人整得小脸煞白,连铁血王导良心都痛了。

王导走失多年的良心出没,池稚宁的戏也顺畅不少。他差在基础和经验,胜在脑瓜聪明,一旦和导演的拍子合上了,进步飞速。

没过两天,外界又出一个大新闻。有关部门撰文抨击多部影视作品存在台词不严谨、词语错用、前后病句等现象,一时间,娱乐圈工作者的文化水平成为热议话题,活跃在台前的明星尤其惹眼。

众多营销号盘点低学历一线明星,池稚宁赫然在列——“海外不知名野鸡大学本科辍学”。

这年头,要想混个大专或本科学历半点不难,池稚宁这个高中毕业也就分外惹眼。

他又被挂热搜嘲了一波。

到了下午,出现“写错过常用字的明星”、“读错、用错常见词语的明星”和“装文化人翻车的明星”等等一系列盘点,这回倒没了池稚宁的影子,反而有两个池稚宁的对家。

池稚宁的粉丝扬眉吐气:所以说吹文凭之前先掂量掂量其中的水分吧,并不是针对谁只是提醒某对家有点b数哦。

杨纯怕这次戳中池稚宁的点,担忧地看着他。

池稚宁无语道:“纯姐,我还没死呢,你不要用这种眼神看我吧。”

这神情语气,好像是没事。

杨纯又提醒,“我也就算了,如果大少爷看到那些新闻……”

如果秦昼行知道有人用辍学的事来黑他弟,能气到原地爆炸。

“啊。”想到他药不能停的大哥,池稚宁突然觉得这件事比想象中严重。

隔天,恰好碰上剧组安排好的媒体来采访。

池稚宁原先不知道这事,下了戏看见记者,表情就不尴不尬的,发现正在接受采访的邬飞有叫他一起的意图,转身找导演说起了戏。

他摆明了不给人添油加醋的机会,不惜扯铁面导演做挡箭牌,想借机搞事制造话题的媒体束手无策,只好按部就班地去采访主演。

这个采访是为了宣传剧,问题也都围绕着主线和角色,中规中矩,本身是掀不起什么水花的。

可谁也没想到,在“全民找错字”的风口浪尖上,一向以科班生身份为傲的邬飞说错词了。

杨纯把采访视频看了一遍,有些费解,“这是想说‘龃龉’吧,意思差这么多,他是怎么记成‘龌龊’的?还大咧咧地在采访时说出来?而且,他刚刚说的话我怎么觉得有点耳熟?”

“长得像吧。”池稚宁抿嘴笑,精灵一般的大眼睛打着转,偷着乐似的,十分可爱,“他那段分析角色的话,是我第一版小传里的内容啊。”

才听化妆师八卦过,说邬飞投机取巧是做惯了的。

池稚宁的第一版小传里,有一段满分作文式的排比句,用词优美华丽,读起来很带感,却是毫无意义。他进组后找编剧请教过,随后就删掉了。

谁知道邬飞连他的小传都不放过啊。

“你别说,抒情式排比念出来还挺好听的。”池稚宁看完采访又看下面的评论,挺乐呵。无心插柳,让他这个辍学青年狠出了一口恶气。

偷用素材又悲惨翻车的邬飞再也没来池稚宁眼前刷存在感,这段虚伪的跨界友谊终于结束。

六月的最后一天,池稚宁杀青,自此告别和王导互相伤害的日子。

同一时间,杜琰志得意满地杀回秘书团小群。

杜:【调查结果已经整理完毕,等老板想起这事,第一时间就能看到。】

琼:【所以结果是什么?谁在捧池少?】

薇:【还有那个成交价千万的笔筒是哪儿来的?】

杜:【没查出来。】

琼:【?】

薇:【?】

莉斯:【所以你在得意什么?】

杜:【这说明池少抱上了更粗的腿啊!跪求放过我的良家老板!】

琼:【你,可可爱爱,莫得脑袋。】

杜:【?】

薇:【放眼整个亚洲……】

莉斯:【哪里有比老板更粗的腿?】

【系统:杜退出群聊。】

良家老板本良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池稚宁送的东西不是一般的正经,是上月一家海外公司发起的拍卖中,拍到最高价位的清代藏品。

先是神秘靠山,再是千万古董。

现在是连骗他都懒得骗了。

不过冷言试探一下,小东西就亮出爪牙来挑衅了。

很、好。